典藏作家

張秀亞

張秀亞

張秀亞

性別:女
籍貫:河北平原
出生地:河北平原
出生日期:1919年9月16日(-2001年)

學經歷

北京輔仁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北京輔仁大學歷史學碩士,畢業後即留任校內擔任教學、研究等職務,並曾主編重慶《益世報》副刊。來臺後曾任教靜宜英專、輔仁大學研究所,後又受邀至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更曾先後擔任國大代表、國家文藝基金會散文及翻譯評審委員、中山文化基金會散文評審委員、洛城作家協會顧問。退休後,定居美國。

簡介

張秀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論述、詩、小說及翻譯。除創作外,亦從事翻譯,以介紹西方文化與作家作品為主,女性主義經典名著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第一版中譯本,即為張秀亞所譯,其作品更曾被翻譯為韓文、法文及英文,並有多篇作品被編入學校教材。

■ 創作風格

張秀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論述、詩、小說及翻譯。於1935年開始,寫作生涯長達七十年,她的作品有幾個轉折:五○年代的作品是「寫那些平凡、潔淨、素樸而詩意化了的『人生』」(《尋夢草》自序),富含生命哲理和時代意義,不少散文創作初學者將其作品視為效仿對象;六○年代的作品在現實的感受上比較強烈,「有意描寫生活中的瑣碎」,希望「自生活的最細微處,反映出那顛撲不破的真理」(《愛琳的日記》);七○年代的作品趨於平淡,表現在篇章中的「是對都市生活的厭倦,對人生化妝舞會的厭棄,及對田園生活的渴慕」(《湖上》);八○年代則回顧創作的足跡,作品妍婉含蓄,韻味深遠,擅長展現細緻的生活體驗,非僅是一昧的懷舊與回憶。除創作外,亦從事翻譯,以介紹西方文化與作家作品為主,女性主義經典名著吳爾芙《自己的房間》第一版中譯本,即為張秀亞所譯,其作品更曾被翻譯為韓文、法文及英文,並有多篇作品被編入學校教材。定居美國後,仍持續創作,文學上的成就獲得美國漢學界的肯定, 其作品與譯作,全部為美國加州大學長堤分校及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永久收藏,美國國會更將張秀亞生平,列入美國國會紀錄以為紀念與崇敬。

■ 作家成就

曾獲婦聯會新詩徵文首獎,第一屆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中央婦工會文藝金獎章、中山文藝獎,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學貢獻獎、中國文藝協會終身成就榮譽獎章等獎項。

■ 作家書目

  • 《西洋藝術史綱》,台中:光啟出版社,1974年6月。
  • 《給年青人》,香港:山邊社,1981年11月。
  • 《青苔詩集》,天津,1937年。
  • 《水上琴聲》,彰化:樂天出版社,1956年12月。
  • 《我的水墨小品》,台北:道聲出版社,1978年6月。
  • 《愛的又一日》,台北:光復書局,1987年4月。
  • 《三色堇》,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2年6月。
  • 《牧羊女》,台北:虹橋書店,1953年8月。
  • 《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書店,1955年3月。
  • 《懷念》,高雄:大業書店,955年10月。
  • 《湖上》,台中:光啟出版社,1957年3月。
  • 《愛琳的日記》,台北:三民書局,1958年5月。
  • 《少女的書》,台北:婦女月刊社,1961年8月。
  • 《兩個聖誕節》,台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10月。
  • 《北窗下》,台中:光啟出版社,1962年5月。
  • 《張秀亞散文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
  • 《張秀亞選集》,高雄:大業書店,1964年8月。
  • 《曼陀羅》,台中:光啟出版社,1965年5月。
  • 《我與文學》,台北:三民書局,1966年12月。
  • 《心寄何處》,台中:光啟出版社,1969年9月。
  • 《書房一角》,台中:光啟出版社,1970年6月。
  • 《水仙辭》,台北:三民書局,1973年2月。
  • 《天香庭院》,台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7月。
  • 《人生小景》張秀亞 水芙蓉出版社 1978年6月。
  • 《寫作是藝術》,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年8月。
  • 《詩人的小木屋》,台中:光啟出版社,1978年9月。
  • 《湖水.秋燈》,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 《石竹花的沈思》,台北:道聲出版社,1979年8月。
  • 《白鴿.紫丁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7月。
  • 《海棠樹下小窗前》,香港:星島出版社,1984年6月。
  • 《月依依》,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10月。
  • 《張秀亞人生情感散文》,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9月。
  • 《與紫丁香有約》,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3月。
  • 《在大龍河畔》,天津:海風社,1936年12月。
  • 《皈依》,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月。
  • 《幸福的泉源》,山東:保祿印書館,1941年10月。
  • 《珂羅佐女神》,重慶:紅藍出版社,1944年10月。
  • 《尋夢草》,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3年9月。
  • 《七弦琴》,高雄:大業書店,1954年1月。
  • 《感情的花朵》,台北:文壇社,1956年1月。
  • 《女兒行》,台中:光啟出版社,1958年8月。
  • 《那飄去的雲》,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7月。
  • 《張秀亞自選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年11月。
  • 《秀亞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
  • 《張秀亞選集》,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78年。
  • 《張秀亞作品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 《杏黄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10月。
  • 《荷塘之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 《張秀亞全集1﹝詩卷﹞》,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2﹝散文卷一)》,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3﹝散文卷二)》,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4﹝散文卷三)》,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5﹝散文卷四)》,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6﹝散文卷五)》,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7﹝散文卷六)》,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8﹝散文卷七)》,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9﹝散文卷八)》,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0﹝小說卷一)》,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1(小說卷二)》,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2﹝翻譯卷一﹞》,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3﹝翻譯卷二﹞》,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4﹝藝術史卷﹞》,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張秀亞全集15﹝資料卷)》,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年3月。

■ 評論彙集

  • 朱心怡:〈張秀亞憶父散文評析–兼論與朱自清〈背影〉之比較〉,《實踐博雅學報》第14期(民國99年7月),頁63-88。
  • 林于弘 ; 林容萱:〈張秀亞新詩的四季書寫〉,《當代詩學》第5期(民國98年12月),頁131+133+135-156。
  • 蔣興立:〈張秀亞婚姻小說之研究〉,《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民國98年9月),頁307-327。
  • 金劍:〈用愛貫串作品.文格就是人格 : 追懷作家張秀亞兼賀「北窗下」新版發行〉,《中外雜誌》84:6=502(民國97年12月),頁83-85+82+7。
  • 于德蘭:〈母親的身影–憶母親張秀亞〉,《文訊》第277期(民國97年11月),頁6 4-66。
  • 朱心怡:〈張秀亞〈父與女〉賞析〉,《國文天地》23:8=272(民國97年1月),頁68-72。
  • 詹宇霈:〈絕美的文學品種–張秀亞的《三色蓳》〉,《文訊》第262期(民國96年8月),頁53。
  • 詹宇霈:〈放牧生命的情與傷–張秀亞的《牧羊女》〉,《文訊》第262期(民國96年8月),頁54。
  • 詹宇霈:〈以愛之名–張秀亞的《凡妮的手冊》〉,《文訊》第262期(民96年8月),頁55。
  • 許珮馨:〈北窗下的尋夢女–論張秀亞散文的傳承〉,《國文學報年高師大》第5期(民國95年12月),頁135-160。
  • 于德蘭:〈美文一生–張秀亞教授全集出版〉,《中外雜誌》78:3=463(民國94年9月),頁144-148+10+142-143。
  • 封德屏應鳳凰編纂 ; 于德蘭增補:〈永不凋謝的三色堇:關於「張秀亞全集」〉,《臺灣文學館通訊》第7期(民國94年4月),頁42-48。
  • 瘂弦:〈張秀亞,臺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思生活的發軔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文訊》第233期(民國94年3月),頁36-50。
  • 蕭蕭:〈張秀亞:純心靈的浪漫主義詩風〉,《文訊》第233期(民國94年3月),頁51-61。
  • 張瑞芬:〈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文訊》第233期(民94年3月),頁62-77 。
  • 范銘如:〈我觀察.我思味.我同情張秀亞小說創作〉,《文訊》第233期(民國94年3月),頁78-84。
  • 高天恩:〈奇麗的異色薔薇–張秀亞與文學翻譯〉,《文訊》第233期(民國94年3月),頁85-92 。
  • 賴瑞鎣:〈靈動的藝術大書〉,《文訊》第233期(民國94年3月),頁93-98 。
  • 應鳳凰:〈張秀亞和她的時代〉,《文訊》第233期(民94年3月),頁99-103 。
  • 劉素梅:〈張秀亞六十年代的散文理論與實踐〉,《東方人文學誌》4:1(民國94年3月),頁219-236 。
  • 〈戰後臺灣文學風華–五0年代女作家系列(1):張秀亞〉,《明道文藝》第345期(民國93年12月),頁70-75。
  • 姚儀敏:〈綵筆具有雙飛翼的張秀亞〉,《中央月刊》24:5(民國80年5月),頁102-105 。
  • 黃秋芳:〈激流與風暴交奏出來的河唱:張秀亞女士心姓中的柔與韌〉,《文訊》第38期(民國77年10月),頁263-272。
  • 鐘麗慧:〈「五項全能」張秀亞〉,《文藝月刊》第180期(民國73年6月),頁8-18  。
  • 鐘麗慧 ; 王秋桑:〈高舉文藝聖火–訪永不退休的張秀亞女士〉,《仙枝中央月刊》14:11(民國71年9月),頁82-84。
  • 吳慧君:〈張秀亞和她的散文世界〉,《幼獅文藝》48:3=297(民國67年9月),頁92-96。
  • 谷瑞華:〈張秀亞的散文〉,《文壇》第183期(民國64年9月),頁32-44。
  • 羅傳輝:〈我讀<牧羊女>(張秀亞著)〉,《文壇》第165期(民國63年3月),頁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