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原是藝術,而讀者與作者間的微妙關係,卻可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達:
作者投放於作品中的智慧、經驗、情感、知識,再打個折扣,就等於讀者自作品中所獲得的。
至於說到為什麼還要打個折扣,那完全是因為讀者與作者之間,因了時、空及精神上的因素,心理上難免有隔閡、遮障,不過影響並不太大就是了。
讀古人的書牘,常見有「裁書敘心」之語,寫作,乃是真正訴諸讀者心靈的「敘心」的神聖工作,作品像是一座文字搭成的橋樑,在這橋上,讀者的心靈將與作者的相遇,如果一個子期一個是伯牙的話,則兩心相逢之頃,宛如流星在空際交會,將閃發出一朵靈燄。這也就是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說的:「意會心謀,日往神授」,這也就是讀者內心沉酣於作品中字裏行間的那一剎那了。
倘若我們對一篇作品,讀後不禁深思,思後又想再讀,每讀一遍,就會有一種新的感悟,那作品必是極富於啟示性的,深刻而又含蓄,是篇耐人咀味的妙文。
反之,如果我們讀完一篇作品之後,隨手一丟,再也不想去看它,那必然只是那作者在白紙上寫黑字,而未技巧的投入前項公式中列舉的任何一樣東西,讀者心靈跋涉文中,焉能不徒勞往返?
說來奇妙,「讀者」在作者及一般人心目中,只是一些相像不出模樣來的陌生朋友,但是他們的口碑、好惡,卻往往能決定一篇作品以及一本書的命運——獲得愛讀,得以暢銷,或者遭到塵封,被用來包花生米。一個作者如果寫出了一篇形式優美、內容結實的好文章,讀者立即會發出無聲或有聲的讚美,而一位名作家如果筆下偶爾出現一篇不夠水準的作品,廣大的讀者群也照樣會漠然的掉首而去。讀者是熱情的,但有時也是無情的。
所以,一位作者在寫作時,應存著一份誠敬之心,忠實的寫,認真的寫。因為,考驗一位作者及其作品的時間,原就是一面無情的篩子,而讀者們手中拿著的,更是一根無形但有力的藝術的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