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作家

陳芳明

陳芳明

陳芳明

性別:男
籍貫:臺灣高雄市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47年6月10日

學經歷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為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會創辦人之一,曾任美國《臺灣文化》總編輯、民主進步黨文宣部主任、靜宜大學、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於 2018 年退休後擔任講座教授。

簡介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陳芳明創作文類以論述、散文為主,兼有詩。陳芳明早年以詩論聞名,1984年初在《臺灣文藝》發表一篇關於臺灣文學意識的作品,引起論戰。

■ 創作風格

陳芳明創作文類以論述、散文為主,兼有詩。陳芳明早年以詩論聞名,余光中曾評:「清新而勇健,已經有一點史筆的意味。」1984年初在《臺灣文藝》發表一篇關於臺灣文學意識的作品,引起論戰。早期學術專攻宋代史,後專研日據時期臺灣左翼政治運動與文學運動,近期則專注臺灣文學史的論述。陳芳明的詩不但師承余光中,且隱約有楊牧、鄭愁予的影子,蕭蕭曾以「花和劍的風味」來形容其語言清逸秀麗,詩思挺拔勁健。後來轉而寫散文,早期作品以被禁制、放逐的流亡者鄉愁為主調,介入政治、現實、抒情,烘托出感傷的心緒表白,文字負載著時代和自我的沈重傷痕,淒美卻不失敏思,他以生命印證文學,用詩的本質成就其散文細緻及精練,具有無畏而雄辯的氣勢,格局開闊,引人深思。陳義芝曾評:「陳芳明是一位詩人歷史家,抒情果敢,深識而盡意。」

■ 作家成就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

■ 作家書目

  • 《意氣草》,台北:詩之華出版社,19935月。
  • 《鏡子和影子──現代詩評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3月。
  • 《詩與現實》,台北:洪範書店。19772月。
  • 《放膽文章拼命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1月。
  • 《臺灣人的歷史與意識》,台北:敦理出版社。19881月。
  • 《鞭傷之島》,台北:自立報社。19897月。
  • 《在時代分合的路口》,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7月。
  • 《在美麗島的旗幟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7月。
  • 《臺灣對外關係的窺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9月。
  • 《臺灣內部民主的觀察》,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10月。
  • 《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7月。
  • 《李登輝情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11月。
  • 《福爾摩沙情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11月。
  • 《探索臺灣史觀》,台北:自立報社,19929月。
  • 《和平演變在臺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11月。
  • 《典範的追求》,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2月。
  • 《在世紀與世界的邊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8月。
  • 《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9月。
  • 《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10月。
  •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10月。
  • 《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3月。
  •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4月。
  •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6月。
  • 《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59月。
  • 《含憂草》,台北:大江出版社,19732月。
  • 《受傷的蘆葦,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1月。
  • 《荊棘的閘門》,台北:自立報社,19929月。
  • 《風中蘆葦》,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9月。
  • 《夢的終點》,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9月。
  • 《時間長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9月。
  • 《掌中地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9月。
  • 《新世紀散文家──陳芳明精選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7月。
  • 《穿紅襯衫的男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1月。
  • 《飛魚的呼喚》,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2月。
  • 《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9月。
  • 《晚天未晚》,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3月。
  • 2007/陳芳明 (夢境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93月。
  • 《昨夜雪深幾許》,台北:印刻出版社,20089月。
  • 《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11月。

■ 評論彙集

  • 曾健民:〈可悲的戰後「再殖民」文學論陳芳明的臺灣文學史觀再批判 --〉,《海峽評論》第253期(民國1011月),頁60-64
  • 張耀仁:〈文學本身就是最好的武器面對陳芳明教授《臺灣新文學史》〉,《明道文藝》第429期(民國10012月),頁63-67
  • 林瓊華:〈流亡、自治與民主:試論陳芳明著作《謝雪紅評傳》之貢獻及其爭議〉,《臺灣風物》60:2(民國996月),。
  • 江燦騰 ; 陳正茂:〈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史論述的統獨大戰:陳芳明VS陳映真〉,《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第3期(民國965月),頁25-42
  • 曾貴海:〈思辯與邏輯談陳芳明的「臺文所與中文所」一文中的觀點〉,《文學臺灣》第60期(民9510月),頁21-24
  • 洪王俞萍:〈如果放逐是為了回歸試論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的戰後現代主義解釋〉,《臺灣文學評論》4:4(民9310月),頁144-157
  • 李奭學:〈臺灣矛盾評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文訊》第226期(民938月),頁18-19
  • 張瑞芬:〈鏡象與心影的對話論陳芳明抒情散文〉,《臺灣文學學報》第5期(民936月),頁85-113
  • 李桂芳:〈意識的偵防與歷史的夢魘從陳映真與陳芳明的論爭說起,並兼論晚近「臺灣文學史」的問題〉,《中外文學》32:11=383(民934月),頁13-35
  • 陳明成:〈在真實與虛構間尋求「再認同與被認同」?!另一種陳芳明的可能〉,《島語》第1期(民923月),頁57-72 
  • 耿榮水:〈除了臺獨,你還有什麼﹖駁陳芳明的謬論〉,《海峽評論》第150期(民國92年6月),頁61-62。
  •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上篇:從歷史經驗所作的「歸謬」論證〉,《聯合文學》18:2=206(民9012月),頁138-145
  •  
  •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下篇之一:陳芳明「再殖民時期」書寫策略之解析〉,《聯合文學》第206期(民國90年12月),頁146-152。
  •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下篇之二:關於「橋」副刊上的論爭〉,《聯合文學》第206期(民國90年12月),頁152-163。
  •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聯合文學》第206期(民國90年12月),頁138-163。
  • 曾健民:〈「戰後再殖民論」的顛倒–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聯合文學》第195期(民國90年1月),頁128-140。
  • 陳映真:〈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臺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結束爭論的話〉,《聯合文學》第194期(民國89年12月),頁148-172。
  • 陳映真:〈關於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聯合文學》第191期(民國89年9月),頁138-161。
  • 高大威:〈追尋生命的縱深–我讀陳芳明<掌中地圖>〉,《文訊》第177期(民國89年7月),頁36-37。
  • 陳映真:〈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89期(民國89年7月),頁138-160。
  • 宋澤萊:〈國族認同下臺灣當代本土派知識階級的自我圖像–試介陳芳明散文的殊勝〉,《臺灣新文學》第12期(民國88年7月),頁 
  • 230-266。
  • 楊照:〈讀陳芳明散文集–與魯迅的宿命交會〉,《聯合文學》第175期(民國88年5月),頁122-123。
  • 詹悟:〈一朵可憐的雨夜花–[陳芳明著]《謝雪紅評傳》〉,《中縣文藝》第11期(民國86年12月),頁8-15。
  • 陳昭瑛:〈發現臺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海峽評論》第58期(民國84年10月),頁58-65。
  • 周青:〈「歷史造像論」的實踐:評陳芳明著《謝雪紅評傳》〉,《海峽評論》第37期(民國83年1月),頁48-54。
  • 路況:〈歷史意識與歷史造像運動–評陳芳明的《謝雪紅評傳》〉,《中國論壇》第379期(民國81年4月),頁62-67。
  • 鍾雲:〈詩評的<鏡子和影子>(陳芳明著)〉,《出版與研究》第13期(民國67年1月),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