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
廖鴻基
性別:男
籍貫: 臺灣花蓮
出生地:
出生日期:1957年11月11日
學經歷
花蓮高中畢業。原以捕魚為業,後為鯨類生態觀察員,參與臺灣尋鯨小組。曾任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教師,現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簡介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報導文學,並著有短篇小說。廖鴻基長年與大海為伴,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的研究工作。作者深受海的啟發,以獨特的海洋經驗,作品從描寫較多魚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發展出屬於他自己與海洋的語言,以其豐富的海洋經驗與細膩的觀察,用文字及影像作紀錄,書寫出迥異於陸地文化的海洋文學,為臺灣的海洋文學激起令人驚豔的浪花。
■ 創作風格
廖鴻基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報導文學,並著有短篇小說。廖鴻基長年與大海為伴,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的研究工作。作者深受海的啟發,以獨特的海洋經驗,作品從描寫較多魚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而發展出屬於他自己與海洋的語言,以其豐富的海洋經驗與細膩的觀察,用文字及影像作紀錄,書寫出迥異於陸地文化的海洋文學,為臺灣的海洋文學激起令人驚豔的浪花。
■ 作家成就
曾獲臺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中國時報散文評審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賴和文學獎、巫永福文學獎以及九歌年度散文獎。
■ 作家書目
- 《討海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6月。
- 《漂流監獄》,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4月。
- 《來自深海》,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2月。
- 《海洋遊俠》,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 《臺11線藍色太平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3年3月。
- 《漂島》,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 《腳跡船痕》,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6年4月。
- 《海天浮沉》,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 《尋找一座島嶼》,台北:翰音文化公司 1999年9月。
- 《山海小城》,台北:望春風文化公司 2000年10月。
- 《環保花蓮》,花蓮:洄瀾文教基金會 1995年5月。
- 《鯨生鯨世》,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6月。
■ 評論彙集
- 楊政源 ; 賈毓梅:〈廖鴻基書寫策略研究(1991~1998)〉,《慈惠學報》第6期(民國99年10),頁187-206。
- 蕭義玲:〈流動視域,詩性之海:廖鴻基「討海人」寫作中的歸家之路〉,《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4期(民國98年12月),頁165-196。
- 柳秀英:〈海洋視角的生命觀–以廖鴻基的文學作品為例〉,《國立高雄海洋科大學報》第23期(民國98年2月),頁193-208。
- 蔡秀枝:〈廖鴻基《討海人》中的民間信仰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第5期(民國97年12月),頁99-135。
- 蔡妙芳:〈期待與轉變–廖鴻基文學創作的擺盪〉,《臺灣文學評論》8:2(民國97年4月),頁61-76。
- 藍建春:〈自然烏托邦中的隱形人–臺灣自然寫作中的人與自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6期(民國97年4月),頁225-271。
- 黃慧真:〈廖鴻基討海時期寫作探析〉,《問學集》第15期(民國97年4月),頁183-196。
- 林政華:〈「臺灣海洋文學」的成立及其作家作品〉,《明道通識論叢》第3期(民國96年9月),頁104-127。
- 李欣如:〈海洋之筆 廖鴻基〉,《書香遠傳》第51期(民國96年8月),頁42-45。
- 蕭義玲:〈廖鴻基《領土出航》–海洋流寓,如夢之夢〉,《聯合文學》23:9=273(民國96年7月),頁180-183。
- 賴鈺婷:〈廖鴻基〈黑與白:虎鯨〉〉,《聯合文學》22:4=256(民國95年2月),頁72。
- 郝譽翔:〈尋找一座島嶼–閱讀廖鴻基《臺灣島巡禮》〉,《文訊》第242期(民國94年12月),頁96-97。
- 吳旻旻:〈「海/岸」觀點:論臺灣海洋散文的發展性與特質〉,《海洋文化學刊》第1期(民國94年12頁),117-145。
- 賴芳伶:〈淒厲唯美、迴環往復的慾望美學–試探廖鴻基《山海小城》的軸心與邊緣互涉〉,《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民93年6月),頁1-26。
- 徐宗潔:〈無止盡的追尋–淺論廖鴻基的「尋找一座島嶼」〉,《水筆仔》第13期(民90年12月),頁6-15。
- 黃騰德:〈從廖鴻基「鯨生鯨世」看臺灣的海洋文學〉,《臺灣人文年 臺灣師範大學》第4期(民89年06),頁47-61。
- 張尤娟:〈海洋之子–廖鴻基〉,《新觀念》第117期(民國87年7月),頁22-29。
- 蔡文婷文卜華志圖:〈願作大海的新郎–漁夫作家廖鴻基〉,《光華》21:11(民85年11),頁110-121。
- 徐宗潔:〈海洋記憶的轉向–讀廖鴻基的《漂島》〉,《文訊》第222期(民93年04),頁26-27。
- 蕭義玲:〈生命夢想的形成–解讀廖鴻基海洋寫作的一個面向〉,《興大人文學報》第32(上)期(民91年6月),頁173-195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