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諾.阿敏(Samir Amin)是「依賴理論」思潮的著名學者。阿敏從宏觀的角度探討第三世界的低度發展問題,進而批判傳統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觀點和發展理論時,即強調第三世界低度發展的根源,主要在於它受到來自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控制和剝削,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核心——邊陲結構是統治——依賴結構,在這種結構內,邊陲的發展只能是「低度發展的發展」,不可能出現成熟的、自由的資本主義前景。
當我們論及「中心/邊陲」的依賴關係時,面對台灣社會結構(強勢的、主流的社會)強烈抗拒的「安公子」入侵原住民部落,到底有何關係時,就讓我們從Putsunoq(文樂村)的排灣族部落開始入手。
排灣族的社會結構屬於嚴格的貴族制度,其獨特的文化體系,透過儀式、祭典的社會再生功能,發展出其宇宙觀和宗教信仰,有著和大自然和諧的關係。然而自日據時代以後,由於政治力介入,社會結構開始面臨重大的改變,新的支配力量漸由國家、教會取代原有的貴族階級。特別是納入平地社會體系後,緣於社會關係的不對等,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並不以當地自主經濟的向上能力發展,而是密集地、政策性的整編台灣資本經濟在體系下,成為附庸的、依賴的邊陲地位。
一九五二年,在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底下,從高山遷往淺山地區,再由官方選擇地點、分配耕地、補助建屋下,空間結構霎時全面改變,更重要的是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的平地資產化,使得原有社會結構的功能消褪而「脫序」(anomie)。
六○年代起屏東原住民(排灣族、魯凱族)開始納入平地資本主義市場裡,人口的外流隨物質化的加深而加劇。台灣經濟的發展與外匯的持續上升,原住民提供了整體經濟中的墊腳石,縱然台灣原住民為整個勞力市場貢獻良多,但他們的「功勞」卻被隱沒在社會發展的表象裡。正如文樂村傳統的石板屋自八○年代起陸續被水泥洋房取代(大都以貸款方式滿足平地社會對空間的要求,甚至以此炫耀於部落社會),但它的背後竟是中青年人長年在都市叢林工作所得,家中小孩由老年人「託管」(而老年人的權威道德力亦大不如前),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讀學校或暫時未找到工作者)這一群便成為無政府主義的「中空人」,他們在學校遭受排擠與歧視(隨教育程度的高升愈能感受現實的種族主義),在家中沒有精神指導,部落社會規範下的價值觀亦隨媒體、社會現象的物質化加深而崩解乃至改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指向無目標、無規範、無精神的自我放逐。
當中產階級社會化所產生親子疏離的現象,由安非他命取代,造成兩代風暴的時候,中產階級藉著社會中堅的角色由傳播媒體正式抗拒乃至於驅逐安非他命後,最後「安公子」逃逸到那裡了呢?文樂村國中小學畢業的孩子倒是提供了一條逃逸的管道;這些孩子在進入都市(工作)而且尚未完全脫離對部落的依存時,平地不肖「安」商便看準了原住民部落市場與原住民小孩的無知,便藉這些孩子之手入侵部落;它可怕的地方不只是「安公子」的侵蝕力,還在於部落幾乎是公權力最鬆散乃至於最輕易持勾的處女地,因而,它的暢行無阻更加風暴般瞬間席捲部落孩子,而且,還在持續加劇中。
假如這是台灣邊陲地區的宿命,我擔心台灣社會所揚棄的資本之「惡」,也會陸續入侵部落,到時候,原住民還強烈依附台灣資本主義體系運轉,其社會內部的腐化、腐蝕,將不是政策力所能扭轉的,因為,這個社會的大染缸都已經是「黑色」的了!